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推荐产品
“涨价被迫的,但又刻不容缓” 成本上涨倒逼企业加入涨价阵营
【时间】2016-12-03 10:12:00   【来源】金迈光电   【浏览】

今年初以来,整个LED行业的上中下游都笼罩在一片“涨价”声中,各家企业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材料等成本上涨的自我消化,涨价实属最后一招。

    国内LED封装巨头之一国星光电,昨日也发文表示,“涨价我们是被迫的,但又刻不容缓。”并声称,本次涨价,是必然的选择。

    而在今年9月1日,国星光电已经做出今年第一次涨价决定:公司显示屏器件全线产品价格上调10%。

    据了解,LED产业链中能涨价的产品都选择涨价,包括上游的芯片、支架、灯珠、晶片、包装材料、铝基板等原材料,虽说中游的封装企业,对于原材料的需求规模有限,但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据国星光电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我们与各供应商已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原材料价格也已达年度最高水平,而公司自主研发、设备维护、人工制造等成本也在不断上涨。”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国星光电决定:自12月1日起,国星白光LED全线产品价格上调5-20%不等。

    昨天,各家封装企业(晶台,新光台,宏晟,鸿利,信达,宏洲,安普光,木林森等)发布了新一轮的调价函,鸿利智汇也表示,对产品价格上调5%-15%不等。

    鸿利智汇副总经理王高阳就此次涨价事件表示,“为了企业良性发展,合理的利润空间是必要条件,涨价后,我们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维持,第一,内部消化,通过不断的提升工艺的技术水平、效率,来加强产出比率,即使用同等比例物料的前提下,有更多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产出;第二,外部助力。”

    对于企业下一步如何保障持续订单,王高阳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主要依靠三个部分,一、保障产品品质;二、物料环节中对品质的把控;三、对应下游照明企业的客户群体对品质的追求。”

    瑞丰光电CTO裴小明就“涨价现象”谈到,从封装上游环节来看,主要是芯片、支架相关的产品在涨价,对于我们LED封装企业来讲,不希望再跌价,而涨价可能带来的一些营业收入差,只能通过内部成本控制来消化。

    但涨价无疑是很多企业可以下的最后一步棋。

    立洋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我们得知各家封装企业调价后,很认同。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大家都顶着巨大压力,各家企业为了保证客户的既得利益选择不轻易调价,但现在已经到了关键点,如果原材料还持续涨价,我们下个月也会有相关调价的举动。”

    那么,本次涨价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因素驱使?我们不免要抛出这道令很多在LED行业从业了几十年的老兵都看不懂的难题,待LED人一起来解答。

    业内人士坦言,其实涨价远不只存在于LED行业,其他大宗商品都在全线上涨,单单就包装材料而言,价格上调50%。

    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游芯片的价格很有可能还会有新一轮涨价。

    不管是出于美元汇率上调,还是出于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可以说,基础大宗原材料资源的价格上调是最根本的导火索。

    总而言之,这种持续性上调的大势是必然,但价格的调整理应放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来分析,从整个LED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这涵盖上游原材料供应链的良性发展、中游封装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工艺的改进等多个方面。

分享到: